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卓文章

卓文章
臺灣 / 先生

卓文章

Jhuo.Wum-Jhang

個人經歷
2010 東部巡防局花蓮海巡署公共藝術徵件首獎
2009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主題徵件展–典藏作品 「愛的力量」
2008 台灣花蓮玉里榮民醫院康復之友訓練中心公共藝術設置評審委員
創作歷程
生於花蓮,卓文章自幼便對於雕刻一點兒也不陌生,母親當時於鄰近的「雲崗石藝工廠」從事打磨藝品工作,影響其中學畢業後也自然地進入工廠學習藝品雕刻。服完兵役後,接著在林忠石所主持的「六同石雕工作室」繼續石雕工作。除了負責生產石雕藝品,也製作寺廟建築裝飾,累積了雕刻各類主題的經驗。

1993 年,他與林慶宗、向光華成立「水源地工作室」,吸引國內、外創作者前往委託製作或進駐創作,形成一處小型藝術聚落,成員們也在今日各自開展工作室,成為獨當一面的石雕藝術家。卓文章的作品風格多樣,應用面向更是廣闊,從個人的創作出發,到各地的公共藝術創作都有。為人所知的還有大型佛像雕刻,佛雕的呈現風格又衍生為藝術家個人再詮釋的表現性創作,他的佛像作品外觀上將傳統的繁瑣衣褶簡化為塊面,又因體會經典中「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沒有定相」之內涵,因而把軀體轉化如葉子、雲一般的形象。

1996 年以硬砂岩所雕刻的《寶相觀音》是卓文章依佛祖造像經驗,省略草圖,直接從類似蛋形的原石中雕鑿出精緻的半身觀音,保留石材原始的質地及交界處的自然崩面,如同佛像原本就藏於石中,只是經由他人之手而浮現,而非藝術家塑造而出。石雕的特性原本就是一個不可逆的刪減過程,這件作品彷彿能直接詮釋「雕」相對於「塑」的分別,在這樣的題材中,以雕刻的手法,引出「浮現」的感受,如此的效果只專屬於石雕藝術,難以被其他手法、媒材所代替。

放置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布洛灣的《回音》, 則是2014 年參加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的入選作品,構想上扣合著地名「布洛灣」,在太魯閣語中為「回音」之意,作品中央的菱形又如同旋轉後的「回」字造型,兩旁則是延伸如波浪的水平塊面,讓人聯想到立霧溪下游大型雙層河階的臺地地形,亦形成能夠彈跳於上之空間感,如同聲音迴盪之境。

從公共藝術至委託佛像製作,卓文章都先以了解當地特殊文化與實際需求為創作基礎。例如設置於蘇澳鎮南方澳五公尺高的觀音像,也是考量當地因屬陡降型海灘,屢屢發生溺水意外,在地居民期望以觀世音菩薩之慈悲鎮守當地平安,因此佛像造型特別設計以左手托摩尼寶珠、右手持拍板,上刻心咒,象徵拍板定案,一切將逢凶化吉、風調雨順。如此「限地製作」的概念,卓文章所期待的便是透過藝術,能與在地的人文精神產生互動。

對於卓文章來說,比起將模型實現成作品的實作階段,創作過程最初的「觀想」更像是創作本身,是最無束縛卻最接近理想的原型。而創作狀態又以雕刻佛像時內心最沉靜。長久以來製作佛像雕刻的經驗,使得他在創作過程中,除了作為創作者,更視自己為修行者。

將自己的石雕藝術應用於諸多領域,對卓文章來說並無創作狀態上的分別。在創作過程的起始,卓文章總是將自身、創作對象以及設置的空間視為組成作品的核心元素,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次全新的重組。因此無論是設置於特殊地點的公共藝術或針對不同地點所設計的大型佛像,這些可能加諸限制的場域,對於他來說都像是激發跨領域潛能的挑戰。

也因創作類型多元,一件作品的背後常由藝術團隊進行不同專業分工,相較於一般的創作狀態,與外部有著更大量的溝通,從創作過程至最終呈現都包含著「共享」的特質。當我們綜觀他橫跨各領域的作品,除了能感受到創作者從容的自信,作品中不變的、恆常的,是卓文章創作中專注而沉靜的內心。

創作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