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彭郡茹

彭郡茹
臺灣 / 小姐

彭郡茹

Peng, Jiyun-Ru

個人經歷
2011 「環抱山雲」花蓮國際石雕創作營
2011 「在大地行走」台南索卡藝術中心雙個展
2009 「霧中之光」獲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
創作歷程
走進彭郡茹的工作室,簡單的空間,僅有一堵磚牆與帆布遮頂,眼前一畝畝地瓜田,一抬頭只見田園、樹林交錯著延續至遠方山腳下,視線隨著山脈直上,山嵐雲霧圍繞半個山頂,綿延著一座又一座的山頭。看見這樣的風景,自然地聯想到彭郡茹的石雕作品風格,她說自己的創作一直以來主題都以「自然」為主。

玉里高中美工科畢業後,原並不想從事這一行,直至 1990 年一場邀約返回花蓮,才重新開始接觸石雕創作,因高中時已有石雕經驗,使她進入創作領域駕輕就熟,每一種工具、每一塊石材都成為她的實驗對象。「我常思考著每塊石頭的可能性,想著做看看會變成什麼樣子」,彭郡茹說剛開始創作時多使用邊材,遇到什麼形狀就刻什麼,依著石頭本來的樣子下手,透過使用工具,也從中實驗各種效果的可能。

在彭郡茹的作品中,大量以自然為題,透過鏤空、拋薄等高難度雕刻技巧,企圖呈現大自然中雲霧、微風、日光等主題的動態、晶瑩之美。從作品《雲在七星潭》開始嘗試鏤空鑽洞,接著又製《穿過森林Ⅱ》、《穿過森林Ⅲ》,彭郡茹笑說「變本加厲,越鑽越多」,她說可能也在摸索階段,因此不計時間成本,加上她喜歡選擇結晶密度高的石頭,處理更加費時,「我並不是想著把這塊石頭作成什麼樣子,我只是順著它的特質,作出它的樣子。」

觀看彭郡茹的作品,不免推敲創作者是否對於石材有所偏好,「偏好是後來的事,具透明感的石頭比較符合我的需求,比如刻薄一點就可以透光。」例如作品《穿過森林》可見到白色大理石呈現出晶瑩、輕薄的透光性,對於透光的喜愛,她說:「有些光能呈現我們一般視覺看不到的東西。」細看每件作品,因光線變化,會作品有不同視覺呈現,部分作品在明暗之間,似乎隱藏著人影在其中。彭郡茹說,有時晚上工作時,瞬間一束光照射下來,隱隱約約有些什麼,也就順著當下的感覺來雕刻。

石材需要處理至輕薄,才有透光的可能,她說拋薄其實不難,難的是石材經不經得起雕磨時的震動,所以她選擇如越南白色大理石這類經得起雕刻的石材來創作,也需要耐心,例如用鐵鎚大敲會崩裂,只能一層一層地刮,實屬「很麻煩的技巧」。在《峽谷微風起》這件作品中,正面可清楚看見曲線線條勾勒出的視覺動態及晶透感,保留石材紋路,從側面欣賞則會見到白色大理石如同成薄片般透光,走進看更會驚艷於層層之間近距離空間工法的挑戰問起她的創作理念,

彭郡茹悠悠地說著:「雕刻已經是我的語言了,要用別的語言解釋它,好像需要另外一個翻譯軟體。」十年她來磨出了屬於個人的創作風格與特色,談起創作歷程,她直說不同時期有不同喜好,有一段時期刻白色大理石居多,覺得白色很好、很單純,後來遇到不同石材又開啟不同視野,她說每一次創作之前,都必須好好跟石材對話,「看看做出來會是什麼樣子,隨時調整觀點或轉換角度看事情。」詩人評論家黃粱形容彭郡茹為「雕刻寂光的詩人,石頭對她而言不只是物質材料,且是亟待塑造的身體,等待知己者為它賦予靈魂。

彭郡茹於《寂光森林:彭郡茹石雕作品輯 2005-2015》畫冊中,自述:「感恩大自然的自然美好,引領我嘗試與層峰萬巒及壯闊海洋展開對話。⋯⋯石縫與鑿刻線條間的柔和,蘊含著人與萬物的和諧;在恬淡自適的鏤空裡,寄望著自我覺察的歸宿。」對於彭郡茹而言,石雕不僅是創作,更是體悟自然、覺察自己的途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