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廖文仁

廖文仁
臺灣 / 先生

廖文仁

Liao, Wen-Ren

個人經歷
2001~2012 石雕協會聯展

2012 哈薩克斯坦戶外石雕創作營

2013 德國慕尼黑昆士德第一屆國際雕塑創作營及研討會
創作歷程
出生於花蓮的廖文仁,因家中從事石材加工業,自幼便在石頭圍繞的環境下成長,熟悉石雕工廠中的各式石材與機械運用。懷抱著對於石刻的天賦及其特殊情感,早早就下定決心要以石雕創作為志業,卻不願循升學模式進入學校學習正規藝術訓練,反而就讀大異其趣的汽修科,直到高中畢業後才選擇於林聰惠門下正式拜師學藝,直至2002 年林聰惠逝世,歷時約14 年。林聰惠無私
的教誨影響廖文仁創作、生活層面至深。秉持著恩師的創作理念「每件作品要有(他)想走的路」,廖文仁的作品從早期的寫實轉型到近年的抽象造型,不變的總是以大自然為創作取材對象,特別是具有精神意象的日、月、海、樹。
廖文仁說,在大自然中樹木的結構常受到所處的氣候、環境影響,外觀反應著內在可能隱藏的病徵,樹木的外表誠實地記錄著自
己的生命經歷了阻礙而留下不同階段的痕跡,這種自然而無遮掩的狀態,正是廖文仁所嚮往的自然之美,同時也是作為一個創作者所欲秉持的生活態度。
其作品《月映》設計裝置於水面上,讓雕刻的「月亮」能倒映於水波中,而所使用的大理石花紋如雲彩服貼,表面亦處理了如雲
的疊層,讓兩個「月亮」得以互相映襯,有如劃出鏡像中的另一時空。2012 年以《日、河、海》參與「哈薩克斯坦國際石雕創作營」,2013 年接著前往德國瓦利(SKULPTUR LICHTUNG)石雕創作營,創作了《太陽昇華》,以捲曲的圓形為基底,呈現厚實片狀向上延伸,頂端為幾近切齊之斷面,作品風格變化越趨抽象、抒情。
《生命之樹》為2014 年參與義大利法羅(IL FARO)國際石雕創作營之作品,採用當地特有石材聖地安娜石(pietra piasentina),基底為優雅之淺灰色,帶有白色水晶紋路,作品造型如螺旋向上之勢,具有扭曲的力量感,末端向外發散,這件作品,廖文仁的靈感取材於大自然中樹幹交纏之意象,有感於樹木即使倒塌,亦能快速萌生新芽,作品向上的動態暗示著成長、新生之姿,融合相接的意象,同時呼應該地曾發生的國際衝突,期許消弭紛爭後能彼此相融。兩處斷面則象徵著對自己生命中接連喪失的良師以及母親之勉懷。
廖文仁自身信仰佛教,父親則是基督徒,透過與父親討論《聖經》典故,廖文仁也有一系列具基督教元素的作品,如《彩虹橋》、《天梯》,如同代替父親之手創作,獻與榮耀。
廖文仁創作時不習慣先畫草稿,扎實的雕刻經驗讓他即使面對寫實題材亦能直刻,同時感受石頭所帶給他的靈感。雖然作品是在他的手中完成,他卻不認為是憑「一己之力」所完成,反而認為這是自己與自然之間的協作。廖文仁善用石材裂面創作,作品中常呈現大面積的石材斷面,不刻意展現華麗的技巧,低調樸實,極其優雅,他將石材斷面不可複製的隨機性,比喻為是一件作品的掌紋、胎記,充滿生命感。
在廖文仁的創作或是話語中,處處可見他對於生命意義的想像,貫通日常感知。「看見日出代表還活著,日落則提醒該回顧這一天。」廖文仁以創作抒發內心,刻意避開比賽或商業性的展出機會,與石雕藝術的舒適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他認為時時反省,是能夠誠實創作的不二途徑。不同時期的作品自然反映著不同的創作面貌,廖文仁常返顧前一階段作品,如不滿意就將之毀滅、掩埋,讓自己能心無牽掛走向下一階段。
花蓮地形狹長且緊靠大海,即使與海這麼親密,一般人也少有從海上望向陸地的經驗。廖文仁喜歡開船出海捕魚,或乘水上摩托車從海上反視熟悉的陸地,找尋與他人不同的生活觀點,如作品安置的地點,比起能高度曝光、車水馬龍的設置地點,他更喜歡低調而更能真正讓人駐足的地方;喜好簽名於作品底部,甚至是不可見的接合處。他說只需要被真心喜歡、好奇的人發現。小小的動作如同他創作態度的簡寫。
「創作是孤獨的」一句容易理解卻難以實踐的話,廖文仁以「蘇武牧羊」形容藝術創作這條長路,不計成敗,看似徒勞,以時間堆疊,顯現的是其真心,沒有終點、沒有最完美的一天,永遠都在追求的過程之中。

創作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