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廖清雲

廖清雲
臺灣 / 先生

廖清雲

Liao, Ching-Yun

個人經歷
2012 遊於藝 廖清雲作品拾穗
2012 禮讚七十 廖清雲創作展
創作歷程
廖清雲生長於純樸的桃園觀音鄉,1967 年定居花蓮擔任教職,課餘從事雕刻創作,孕育出對鄉土情懷的關心與廣闊深沉的人文思維。國立藝專求學時期,透過學院的素描課程與寫實人像的塑造訓練,扎下深厚的基本功夫。

廖清雲的創作不限於單一形式或風格,從早期寫實主義到半抽象的現代主義,都是他擅長的創作領域,而雕塑媒材也多方涉獵,其石雕、銅雕、鐵雕、不鏽鋼等皆有所長。在廖清雲的石雕創作中,像是《韻》、《盈盈》等造型借取中國書法流暢飄逸的行書做為發想靈感,優雅的造型表現出女性溫柔婉約的氣質;《花非花》與《慈心》皆是以半具象的造型語彙為主體,表現花朵綻放的過程,以及母與子心心相連、生命互相依存的關係美學,雕塑中心的挖洞留空是藝術家這系列作品重要的元素,使得視覺穿透作品自身,加深雕塑語彙的生命動感,更增添了虛實與強弱之間脫俗優雅的造型美感。

除了小型的櫃上作品之外,廖清雲更致力於公共藝術創作,為花蓮大街小巷與山水風光之間添加真摯和善的藝術氣息。「現在人們的生活太繁忙了,很少會有空閒時間到美術館靜下來好好欣賞藝術作品,如果我們把藝術品直接從美術館移到街道上,就能使藝術作品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廖清雲認為公共藝術是一般普羅大眾最容易接觸到的藝術作品,它不僅能美化空間,也能使所屬的設施凝聚社區的美感教育,並與周遭環境互相對話,帶給觀賞者正向的欣賞價值與提升美感經驗。

廖清雲的公共藝術雕塑作品,以寫實人像的銅雕作品最為人所知,許多作品坐落於花蓮市區各個角落,像是花蓮市立托兒所前的《陽光城市、歡樂家族》作品雕刻闔家歡樂的家庭成員寫實雕塑,以和樂且生動的肢體動作,使得前來的民眾都能感受到作品表現出來的喜樂氣氛;而《洄瀾琴韻》設置在仁愛街舊鐵道的生態池旁,小提琴手陶醉於樂器表演之中的沉靜面容,加上安和柔美且輕微搖擺的姿態,使得一旁散步的民眾彷彿有著音樂的伴奏,也改變了周遭環境的氛圍。

而在遠離城市喧囂的花蓮瑞穗國小的《瑞穗》,藝術家細心刻畫人物的表情與肢體,試圖傳達的市井小民的溫暖情感,喚起樸實的集體經驗。廖清雲特別提到《您累了嗎?休息一下》這件作品,利用銅雕記錄幾位男女老幼在躺椅上休憩的樣貌,恬淡自適的神情除了表現安詳和平的氛圍,也企圖緩和城市風景中忙碌的生活步調,透過作品名稱詼諧的提問「休息一下吧」使得觀者不禁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獲得療癒的效果。可惜這件作品是一件未能實現的公共藝術,至今還尚未有機會能夠在街上曝光,也算是廖清雲心中小小的遺憾。

對於鐵雕的創作,廖清雲常至花蓮各地的資源回收場,收集各種機械零件與五金工具,焊接組裝完成雕塑,他說收集這些材料的過程中,腦中便開始建構作品的草圖,撿拾廢棄零件的動作,也視為創作的一部分,收集完成後透過藝術家主體性的重組,讓零件自身的造型語彙自然地述說,跳脫原本的功能性,創造出看似童趣、純真,實則附有人文關懷的概念作品。《乞者悲歌‧ 戰爭之罪》源自於在柬埔寨旅遊時,街上遇到一位因為戰爭災難而手腳殘廢的乞丐所啟發的靈感,而《紅色十字架》裡的砲彈直指戰爭的殘酷與恐懼,是最為強烈的視覺語言,這些作品裡的老虎鉗、木板夾、排氣管不再具有功能性,不管是擺設成瘸腳的人體樣貌,或是建構因為恐懼而祈禱的十字架符號,藉由這些廢棄、毀損的材料,重組再生進而反思生命價值的意義。

近年來因為手腕關節炎的關係,廖清雲無法從事敲擊石材的勞力工作,但他並未從此放棄藝術創作,而是逐漸從雕塑轉向數位影像的發展。熱愛旅遊的廖清雲,隨身攜帶兩台相機以及六、七個鏡頭隨時捕捉美麗的風景,因此累積了大量的影像檔案,更增進了攝影技巧。近年來,一般視覺可及的日常影像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廖清雲,他透過電腦軟體數位合成的方式,將圖像利用扭曲、重疊、重曝的手法,渴望挖掘影像更多的可能性,試圖找尋新的視覺語言,更深化了攝影藝術的內涵。

從原本熟悉的手工雕塑,轉變到陌生的數位藝術領域,對廖清雲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他打趣的說:「一開始對數位合成的掌握還不是很純熟,照片跟照片之間的美學關係都還在實驗階段;兩張影像重疊就像人跟人的相處,明明不適合的人硬要他們結婚,就很容易失敗。」廖清雲沉迷於這種影像實驗,靠著自學電腦軟體,不斷地學習與摸索數位攝影與合成技術,並記錄各種不盡人意的情況,只為追求更完美的視覺成果。他更透過欣賞電影學習鏡頭語言與取景構圖,延伸到自己的攝影作品,他不會制式地將拍攝對象放置於畫面中央,而是視畫面安排而定,時而居中、時而靠邊、甚至分散,對象與背景之間的關係更是藝術家所重視的創作思維。「如果人物往前行走,我會將對象放置在側邊,並將另一邊留空,使得畫面保有人物前進的空間」,在廖清雲的攝影裡,取景的目的是使拍攝對象在背景的延伸性畫面裡有思考想像的空間,攝影不只是單純地捕捉事物樣貌的一瞬間,而是希望觀者感受到靜態攝影圖像裡的運動狀態,使得作品不只記錄當下,也增添更多對於未知的想像。

「我一直認為藝術創作就是不斷地發現美、表現美、享受美,希望觀眾能從這些作品中,重新觀看平常所忽略的細節,意識到原來換個角度也能這麼美」。對廖清雲來說,對於美的追尋並分享,一直是身為一位藝術家的天職,「攝影眼」是他一直強調述說的創作思維,指的是身為創作者,透過鏡頭的捕捉,能夠發掘日常平淡景物的不平凡,萃取出一般大眾所忽視的自然美,提供觀者一種對於觀看事物的新視野。
綜觀廖清雲長達五十多年的創作歷程,他不單只是安於自己熟悉的雕塑領域,更對於未知的視覺語彙求知若渴,沉浸在嶄新美學的探索之路,雖已年過七十,他對創作的熱情依舊不減,充分展現藝術家創新且堅韌的生命力,更讓我們體悟了藝術生生不息的動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