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約瑟夫.維西

約瑟夫.維西
法國 / 先生

約瑟夫.維西

Joseph Visy

1951-01-01
個人經歷
創作營:
2020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戶外創作營
2017 台灣嘉義
2013 台灣台南鹽雕季
2007 泰國烏汶
2006 台灣高雄
2001 台灣花蓮
2000 法國夏德
1999 法國 Saint-Jean de Maurienne
1998 中國桂林
1998 法國諾曼
1991 法國 Canet en Roussillon
1991 法國迪涅萊班

在法國從事之修復工作
1998-2006 新橋,巴黎
1995 奧蘭
1990 羅浮宮
1988 凱旋門
1988 協和廣場
1985 波旁王朝宮殿
1983-1985 羅浮宮
1981-1982 凡爾賽宮

經歷
2005-now 定居花蓮
1982-1983 巴黎藝術學院,也開啟了藝術家的獨立生涯,擁有個人專屬工作室
1981 定居巴黎
1974-1981 就職於布達佩斯雕塑工作室
1951 出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

個展
2017 花蓮石雕協會「金屬與石頭」特展
2017 台中劉川現代藝術博物館
2016 花蓮石雕協會 台東特展
2015 台北「紀川奄文學森林」特指
2013 台中的國立藝術博物館
2013 台中的筌美術特展
2013 新竹的月藝廊特展
2012 台灣花蓮縣文化局
2010 台灣台北筌美術
2008 台灣台北筌美術
2007 匈牙利布達佩斯Laborcz基金會
2006 台灣花蓮縣文化局
2005 台灣花蓮松園別館特展
2005 法國之匈牙利駐巴黎辦事處特展
2005 法國夏諾里城堡特展
2001 德國萊胥林根特展
2001 法國瑪利羅瓦藝特展
1999 在匈牙利之法國駐布達佩斯辦事處
1996 愛爾蘭都柏林
1996 波蘭之匈牙利辦事處
1994 匈牙利之皇家藝廊特展
1994 匈牙利之布達佩斯皇宮
1992 愛爾蘭斯萊戈藝廊特展
1991 法國之匈牙利駐巴黎辦事處
創作歷程
約瑟夫‧ 維希1951 年出生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從小就開始接觸藝術,最早學習的是馬賽克拼貼,然而在實作的過程中,很快地就發覺比起這樣的平面作品,他對於能夠觸摸到各種角度的立體作品更感興趣,但是當時匈牙利處於共產時期,不允許藝術自由創作,而是必須具有宣揚共產主義的功能或是選擇代工,約瑟夫因此選擇在1981 年前往法國深造。

在定居法國的28 年間,他參與了凡爾賽宮、凱旋門、羅浮宮及波旁王朝宮殿等建築雕像修復工作,近距離地接觸這些橫跨了不同時代,依然歷久不衰的古典藝術傑作,從中觀摩學習,同時也進入藝術學院進修。2001 年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約瑟夫入選國際創作營,首次來到臺灣,在花蓮創作一個月期間感受到花蓮豐美的風土民情及蓬勃的石雕藝術創作環境,2005 年起旅居花蓮,見識到當地石材的多樣性,對於擅長異材質鑲嵌、勇於嘗試新石材的他來說,無疑是極佳的創作環境。

約瑟夫在創作中,有感於人類在無窮宇宙中的渺小,他讚嘆自然萬物的獨特與精巧,能同時容納於天地,卻又呈現出無比的和諧,他認為這樣的狀態就如同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品,而藝術家創作的過程,即是透過他內在的真心,來瞭解宇宙中「可見」與「不可見」的方式。他比喻:「如果今天要鍛造一支經典的手錶,首先必須找到一個好的手錶師傅。」而他的創作狀態就像是把自己當作那個手錶師傅一般,運用宇宙中的元素、融合自己的生命經驗,去創造出一個擁有豐富內涵、飽滿的新生命。

在約瑟夫的創作過程中是不先製作草稿模型的,除非是參與徵件比賽需先繳交模型或設計圖,他覺得將模型轉換成作品的過程讓他感到被侷限,就像是提醒了他曾經生活在沒有創作自由的地方一樣,因此我們所看到的那些細膩的拼接、總合的造型,在創作時,他只有在腦海中構思過,他情願在創作中重複地修改,用最原初的熱情直接面對石頭。「一件作品是由『石頭的自然』與『創作者的自然』所構成。」約瑟夫在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從熟悉的大理石、花崗石,到玉石、水晶、貝殼石、木化石,甚至是珊瑚、鹿角等,各種材質都必須依其特性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唯一相同的,便是他尊重各類材料的本質,觀察不同石材在物理上的運用或限制,有的石紋適合作頭髮,有的石頭造型適合不加以修飾地直接置入作品。

他也偏好將大部份的石材處理成霧面質感,為的就是盡可能貼近該石材本身的質地,只在少部分的地方磨亮石頭本色,使得那個區塊像是自己自然地透出了光一樣,或者是在他的作品中會出現極度細緻光滑的表面處理,同時也呈現保留原石材的斷面,刻意地製造出石材本身的對比,為的就是讓每一種材質都能在作品中呈現真實又豐富的模樣。

「我為作品鑲上各種彩色的寶石,使作品能散發出更光亮的內涵。」在約瑟夫的大型作品中,可以發現他對於細節的處理非常嚴謹,在一些局部對比或圓潤的作品主幹上,更能清楚地看見這些極度細微的鑲嵌,例如作品螺旋中冒出來的白色泡泡,或是清透的像是玻璃珠的圓球以及黏合了數面不同色澤的石材所呈現的漸層條紋等,這些處理方式,使得作品中不見石頭原本的冰冷、堅硬或是沈重;約瑟夫甚至在部分作品中,設計向上提升的動勢,讓它們產生向上漂浮一樣的力量,藉這股力量傳達內心的想望。觀賞約瑟夫的創作,像是在解讀一本故事書一樣,並且是一本讓人充滿夢幻想像的故事書,

除了豐富的色彩,和諧的造型組合,還有各個角度裡的細節,都無法被關在單一角度的圖片中。約瑟夫說,每個作品都有一個故事,都是一個世界,無論是作品中可辨識的人形,或是另一系列較抽象的螺旋造型等,這些都是部分的他—不同角度的他。透過作品中常見的女人形象,也許可以用以說明他在創作中所隱含的意圖:即使她們的組成相同地都擁有兩條手臂、兩個乳房、兩條腿⋯⋯,但仔細的觀察卻又會發現各式各樣的差別,這也就是約瑟夫在創作上用著謙虛態度不斷地去探索的:那些藏在人類心理的東西,以及不同個體之間的文化差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