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向光華

向光華
臺灣 / 先生

向光華

Hsiang, Kuang Hua

1961-01-01
個人經歷
2020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入選,台灣花蓮
2018 ”人與自然”鄭州國際雕塑入選獎 《漫遊》
2014昌碩杯•天工開物國際雕塑設計大賽獲選銀獎《意念山水》、特別獻獎《森呼吸》
2013土耳其Hasandede第四屆雕塑創作營選手《洄瀾視窗》
2012第二屆蕪湖劉開渠獎國際雕塑大展入選典藏《守護》
2011 BenQ國際雕塑創作營入選《鳥語花香》
2011黑龍江省牡丹江國際雕塑大賽二等獎《江波》
2011第二屆中國姿態雕塑大展入選
2010北京清華大學國際校園雕塑大展典藏作品《人文視窗》
2009國稅局花蓮分局公共藝術征件第一名(澤披大地)
2009花蓮國際石雕創作營臺灣雕刻家代表(飛舞展翅)
2009台南縣柳營環保科技園區公共藝術征件第一名(自然律動)
2012 Hasandede第四屆雕塑創作營
2010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國際校園雕塑大展獲選
2009 「雕塑印象」花蓮國際石雕創作營入選石雕家
創作歷程
向光華從高職求學時,因緣際會開始接觸石雕,因從事過三年的工藝工作而為雕刻技巧扎下深厚的基礎。退伍後便到榮民大理石工廠的雕刻部門工作,專門雕刻佛像、菩薩等工藝品。後來離開工廠自行成立工作室,開始接一些工藝品的案子。由於自身對於藝術的熱愛,並且認為工藝品在雕刻題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求在石雕領域上的突破與提升,毅然決然地轉向創作領域。一開始,向光華並未拜師求藝,自學過程中透過泥塑、素描的方式作為創作靈感的雛型,也開始參加全國性比賽,增加創作資源,例如洄瀾美展、臺陽美展、全省美展等,都獲得好成績,除了讓他見識到雕塑領域上其他作品的水平,也體認自己的創作實力,這段學習過程使得向光華更加鞭策自己在創作道路上勇往直前。

將近二十年的的創作光陰,向光華慢慢找尋到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在他的作品中,常見扭動、彎曲的條塊造型,以西方簡約的抽象量體結合東方禪意的山水意境,是他所擅長的形式語彙。在抽象的作品中融入一些可辨識的大自然元素,例如鳥、蝴蝶和水流等,更可說明花蓮在地的自然景觀。這些來自於生活的感觸與記憶,透過抽象符號成為藝術家的生命書寫。向光華認為當石頭成為一個極簡符號的時候,它有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涵,而不只是單純的抽象造型而已。

在《飛舞展翅》這件作品中,向光華將塊狀量體翻摺成一個動感的多面體,作品命名不只形容蝴蝶輕盈慢舞的飄擺姿態,在石雕的陰刻、陽刻之間,也以豐富的空間感表現出蝴蝶成蛹到脫蛹的過程,塊面融合間展示了生命的動態。《三月飛白》呈現環狀的瀠洄量體,透露出白蝶嬉戲與飄舞於林間的生命動態,方圓之間的呼應、量體連接的循環,喚醒恬靜優雅的生命記憶,更象徵了一種百花盛開的永恆自然。向光華除了思考石雕造型的表現,也考慮到光與作品之間的關係,

在《波光邊境》、《律動山水》中,扭動的聚集量體賦予石頭如水流的生命韻律。隨著時間運行,不同方向的光線照射使得作品觀賞有了更多元的面向。凹凸之間展現視覺張力,時而分割、時而融合的量體,透過光陰的變化加深了粼粼波光的邊際,也暗喻人生中微妙的處世關係。光線的照射不僅有美感呈現的考量,更回應到藝術家對於作品內容的思維。向光華認為:「時間是很可貴的,它稍縱即逝,生命也是如此,就像流水般一去不復返,因此時時刻刻提醒我更要把握每一刻。」不管是水的流動或是光的照射都指向「時間」在於作品中最重要的精神性,水流之於作品的寓意也透露藝術家對於生命歷程的省思。

「當你用一種形式去創作一件作品後,賦予它、豐富它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它跟你的生命與生活是有所連結的。」向光華的創作靈感大多來自於對在地情感的溫暖感觸,山水之間的大自然元素,成為藝術家創作最滋潤的養分,如《洄瀾視窗》取材自奔流的花蓮溪,山形上的開洞就像一個核心價值,是一個山海對話的窗口,作品暗喻花蓮的自然彷彿開了一扇窗包容各種生命靈魂。

向光華的戶外大型創作並不是崇高、靜穆地佇立於觀者前方,而是安然自得地融入環境中,聚焦於空間,也在空間裡說話。如何回應到觀者?向光華認為這是物理現象,作品使得觀者有不同解讀與感受。他不希望透過主題式的說明侷限作品,這也是藝術家對於作品開放式的期望。而閱讀向光華的室內小型雕塑,它們給予觀者的是一種典雅的清幽時刻,像是藝術家的心情日記,並安詳地成為觀者的身心調劑,記錄時間流動的一刻,也書寫著藝術家恬適安然的生命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