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黎志文

黎志文
臺灣 / 先生

黎志文

Lai Chi Man

1949-01-01
個人經歷
2016 於臺北藝術大學退休
1984 回臺灣任教於國立藝術學院 (今臺北藝術大學)
1982 取得荷蘭視覺藝術機構職業藝術家資格
1980 取得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
1977 -1979 獲美國雕塑家羅伯.魯辛(Robert Russin )研究獎學金至美國懷俄明州攻讀碩士
1974 -1977 赴義大利卡拉拉 (Carrara)石礦區亨魯(Henraux)石雕工作室學習
1973 畢業於臺灣國立藝術專科學校
1949 生於香港

個展
1977 迪晏畫廊,阿姆斯特丹,荷蘭
1978 234 畫廊,懷俄明,美國
1982 德諾貝蘭中心,埃特略,荷蘭
1983 西荷仁畫廊,卑打,荷蘭
1985 名門畫廊 ,台中,臺灣
1986 春之畫廊,台北,臺灣
1987 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香港
1991 當代畫廊,台中,臺灣
1992 誠品畫廊,台北,臺灣
1994 誠品畫廊,台北,臺灣
1997 臻品畫廊 ,台中,臺灣
1998 帝門藝術中心,台北 及台中,臺灣
1999 新竹縣立文化中心,新竹,臺灣
2004 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台北,臺灣
2004 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2005 現代畫廊,台中,台灣
2008 非畫廊,台北,台灣
2008 泰郁美學堂,嘉義,臺灣
2010 泰郁美學堂,嘉義,臺灣
2011 非畫廊,台北,台灣
2012 方圓雕塑,台中,臺灣
2012 貝瑪畫廊,台北,臺灣
2013 藝境畫廊,台北,臺灣
2013 非畫廊,台北,臺灣
2016 一票票畫廊,台北,臺灣
2016 方圓雕塑,台中,臺灣
2018 藝境畫廊,台北,臺灣
2018 龍門雅集,香港

2021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花蓮,臺灣
2020 華梵大學,新北,臺灣


聯展
2020 南島藝術獎,台東美術館,台東
2021 藝/牆之佮,白石畫廊,台北
2018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世貿一館,台北
2018 臺中藝術博覽會,日月千禧酒店 ,台中
2018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松山文創園區,台北
2018 藝術廈門博覽會,廈門市國際會展中心,廈門
2018 臺南藝術博覽會,大億麗緻酒店,台南
2017 藝術南京,愛丁堡酒店,南京,中國
2017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松山文創園區,台北
2017 臺中藝術博覽會,日月千禧酒店 ,台中
2017 藝術廣東,廣州流花展貿中心,中國
2017 高雄藝術博覽會 ,駁二藝術特區 ,高雄
2017 深圳國際藝術博覽會 ,深圳會展中心,中國
2017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世貿一館,台北
2014 臺中藝術博覽會,日月千禧酒店 ,台中
2013 臺中藝術博覽會,金典酒店 ,台中
2013 高雄藝術博覽會,翰品酒店,高雄
2013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世貿一館,台北
2012 「感性生產」聯展,關渡美術館,台北
2012 「非形之形」臺灣抽象藝術,台北市立美館,台北
2008 國際雕塑展, Aglie ,義大利
2005 「亞洲之潛在力」,愛知縣美術館,日本
2003 「 64 種愛的欲言」聯展,伊通公園,台北
1999 「形與體」雕塑聯展,新加坡
1998 國際雕塑節,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1998 愚自樂園國際雕塑創作營,桂林,中國
1997 沖繩縣立大學與國立藝術院教師交流展,日本
1997 小型雕塑聯展,誠品畫廊,台北
1997 「錯置-鐵、石、木、銅」雕塑聯展,福華沙龍,台北
1996 現代雕塑五行聯展,玄門藝術中心,臺北
1992 中國藝術大展-雕塑聯展,北京
1991 「形上與物性之間」, 阿普畫廊,高雄
1991 夏威夷大學國際袖珍雕塑美國巡迴展,美國
1989 國立藝術學院教師聯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
1989 中華民國臺灣訊息展,原現代美術館,東京,日本
1984 雙人展,德奧架希西畫廊,荷蘭
1984 現代戶外雕塑聯展,香港
1983 雙人展, 東爾羅歐西文化中心,魯臣打東,荷蘭
1982 聯展,奧斯打侯,荷蘭
1980 懷俄明大學畢業聯展,美國
1977 五月沙龍聯展,巴黎,法國
1976 雕塑聯展,彼耶山打,義大利
1974 雕塑聯展,域斯尼亞,義大利

得獎紀錄
2006 文建會第一屆「公共藝術獎」
2003 韓國利川市際雕塑營首獎
1993 文建會主辦「禮運大同篇」石雕國際征選比賽首獎
1985 臺北市立美術館第一屆中華民國雕塑大獎

美術館及機構典藏記錄
荷蘭國家 BKR 視覺藝術機構
荷蘭 Artotheei Artotheei Breda Breda 機構
荷蘭 Artotheek Artotheek The Hague Hague 機構
荷蘭 Artotheek Artotheek Assen 機構
美國懷俄明大學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日本原美術館
高雄市立美術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
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宜蘭美術館
誠品畫廊

公共藝術(節選)
臺灣高等法院戶外雕塑
臺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檢驗大樓戶外雕塑
臺灣行政院人事總處公務力發展中心戶外雕塑
臺南地方法院室內雕塑臺中美術館公園戶外雕塑
高雄市立美術館戶外雕塑
十三行博物館戶外雕塑
高雄世運主場館戶外雕塑
臺南市政府雕塑公園戶外雕塑
臺北市蔣介石官邸外福林公園戶雕塑
國立政治大學戶外雕塑
臺灣大學體育館戶外雕塑
臺北藝術大學戶外雕塑
國立中央大學戶外雕塑
高雄餐飲大學戶外雕塑
馬祖南竿機場戶外航站雕塑
韓國仁川戶外雕塑
上海月湖雕塑公園
香港中央圖書館戶外雕塑
香港賽馬會公園戶外雕塑
新竹聯華電子開發研究中心
僑泰建設
大華建設
升陽建設
創作歷程
黎志文,開拓臺灣現代石雕藝術重要代表藝術家。1949年生於香港,大學時選擇就讀國立臺灣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科,畢業後至義大利著名的世界雕塑中心卡拉拉 (Carrara)石礦區亨魯(Henraux)石雕工作室學習雕刻,在工作室見習期間使黎志文有機會接觸到如亨利.摩爾(Henry Moore)、野口勇 (Isamu Noguchi)、彼得.卡耶拿 (Pietro Cascella )等國際著名的藝術家。經歷四年學藝生涯,獲美國雕塑家羅伯.魯辛 (Robert Russin )研究獎學金至美國懷俄明州攻讀碩士,並於1980年取得美國懷俄明大學雕塑碩士學位。後遠赴荷蘭遊學,於1982年取得荷蘭職業藝術家資格,正式展開專職藝術家生涯。

1982國立藝術學院(今臺北藝術大學)於關渡創校,1984年邀請黎志文回臺任教於美術系,成為臺灣現代雕刻學院系統第一代的教學開拓者,至2016年退休,超過三十年時間奉獻於教授石雕藝術。同時黎志文也以臺灣為創作基地,其雕刻創作產量豐且質量高,受到國際藝術界的廣泛認可,包括荷蘭國家BKR視覺藝術機構、美國懷俄明大學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日本原美術館、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韓國首爾市政府、中國上海雕塑公園等都收藏有他的作品。在國內,他也是誠品畫廊第一位簽約代理的藝術家,更是臺灣公共藝術界的先鋒,可謂華人雕塑界中的指標人物。

即便年輕時遍遊各國,歷經香港、臺灣、義大利、美國、荷蘭等,讓黎志文擁有豐富的國際閱歷,並且深刻涉獵西方美學思潮,但黎志文心中很早就確立以東方精神為創作核心,尤其是亞洲世界饒富哲學詩意的大山大水,無論在內在思想上或美感形趣上,都與他一生追求的藝術理想十分契合。因此黎志文近四十多年的雕塑風格大半皆與「山水」這個主題相關。至今創作豐富多元,其創作形式、觀念皆以現代西方藝術主流為體,而內在思維及創作理念則以東方文化為源頭。作品質樸自然、沉著簡練、優雅且具有高級的時尚感 。

知名雕刻家羅丹曾說「所見之顏色與線條並無法動人,動人的是滲入其中的那種深刻意義。」黎志文的雕刻創作,擅長利用原石自然的型態與質感,加上人為意志的切割造境,看似接近偶然的隨意,以及材料關係營造中所產生的天趣,是藝術家反覆與材料對話,經年累月推敲,去蕪存菁的心得。黎志文的石雕哲學,展現出一種從容的自信、清晰的永恆,代表的是臺灣一整個世代雕刻美學的總結。

綜觀現代雕塑史,黎志文的雕刻美學,充滿東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在華人雕刻界中可謂獨樹一幟。亞洲現代雕塑起步於20世紀,各種美學形式的研究晚於西方早已發展數百年的歷史脈絡,任憑如何追趕,常有望塵莫及之感。然而身為一位華人雕刻家,黎志文年輕時以十年時間勇闖歐美,積極並廣泛汲取西方雕刻藝術的精華,將自己完全融入西方文化,學習到頂尖的雕刻觀念與技法。然而最後選擇臺灣作為長期的創作故鄉,將過去所學結合對土地的體悟,重新轉譯出屬於華人雕塑,也是屬於他自己的創作價值。

黎志文說:「回到臺灣三十年的創作生涯中 ,我不斷嘗試、探索、開發一種屬於東方雕刻家的造型語彙,它應具有東方人文與土地自然共生的情懷與氣質,也應具備西方美學優雅俐落的感性深度。我希望打破個人文化背景之局限 ,從藝術的根本上最終創造出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語言及普世價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