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家名錄
林忠石
臺灣 /
先生
林忠石
Lin, Chung-Shih
- 個人經歷
-
2003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石石刻刻」聯展
2004 花蓮認識古蹟日「佛說古今」石雕展
2005 入選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主題石雕展
- 創作歷程
-
成長於花蓮的林忠石,住家附近有座雕刻工廠,國中時常到離家不遠的雕刻場「參觀」,蒐集邊材、敲敲打打,自然而然對於雕刻這份職業懷抱憧憬,加上家境關係,早早放棄升學,一畢業便立刻投入了雕刻工作。退伍後,曾一度開設石雕工藝社,然而因大環境的改變,加上自己不善經營而走向困境,那段時間林忠石接連地經歷了事業以及婚姻上的挫折,陷入人生低潮,也讓他更深沉地去思考石雕創作與生活內涵。
創作初期,他常以「人」為創作主題,喜愛選用顏色深沈的黑花崗岩,表面刻意除去光澤,呈現細小的鑿痕質感,更顯石材的沈重,呼應他當時那段晦暗、孤獨的時光,例如在《天問系列》裡,明顯被拉長的人體身軀,細長孤高,視線不望向觀者,而是面向天空、闔上眼睛,無語問蒼天;直到《擁抱系列》才逐漸走向開闊的心境,找回與人相處的幸福感,作品如兩個人形彼此倚靠,簡化五官,融合成同一個體。
天生樂於分享的林忠石,在工作室外的河堤上種滿了樹木,形成綿延的綠蔭,工作室也總是不吝開放成為藝術活動基地。早期常有外地藝術家來花蓮學習石雕,而林忠石總是無償提供空間與技術上的協助,許多從事代工的友人們也時常來串門子,一群人彼此交流石雕的技術與想法,甚至帶來作品模型互相討論切磋,當時的工作室就像是一個小型的藝術聚落。不同於過往藝術家常常是單打獨鬥、埋頭苦幹,林忠石從這樣的群聚模式中看到了新的創作能量,於是在1992 年,聯合在地藝術同好倡議籌組「花蓮縣石彫協會」;同時,他也作為「花蓮國際藝術村協進會」的一份子,協助推動了1995 年第一屆在鹽寮舉辦的「花蓮國際石雕戶外創作公開賽」。同一年的台泥擴廠案,林忠石再度借出了工作室作為環保聯盟抗爭總部,自己也以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母—蓋婭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關懷土地的作品。
當林忠石在創作上逐漸地走出自我風格,正值藝術事業最繁忙之際,同時也是正在籌劃、舉辦「花蓮國際石雕戶外創作公開賽」的期間,身體狀況亮起紅燈,長期以來呼吸中止症所造成的失眠,終於被確診為罕見的肢端肥大症,等到活動結束後便立刻住院動刀,順利地切除腦中的腫瘤。在家中安養之際,中臺禪寺惟覺老和尚親自拜訪,希望林忠石協助修復寺院佛像,而寺院正是他在生病當下最嚮往的地方,也因此無條件地前往幫忙。在這兩年寺院生活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得到了內心的平靜並且充滿法喜,因此發願雕刻108 款佛像,以回報這段佛緣。
林忠石早期從事代工時便不乏雕刻佛像的經驗,造型大部份參考古籍中的菩薩線稿或是經典佛像圖鑑,當時讀到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發大悲願,只感到尊敬而沒有更多的體會,直到親身經歷了生死關頭,以及寺院生活的洗禮,他才逐漸地透過雕刻的方式去理解經典。傳統佛像依照典故規制,不同時代的經典造型也各有其特色,製作上有諸多限制不容易改變,然而林忠石用自己對於佛法的體會重新詮釋佛像,例如《空》順著衣褶挖空了中心的形體,把觀音的身軀想像成一個能夠容納眾生的圓弧鏡面,不僅使得體態更加輕盈,不對稱的坐姿讓佛像姿態更加放鬆,充滿人味。他秉持著一切法相皆空的道理,讓最初受到僧眾質疑的創新造型,逐漸地得到了信眾的認同。《觀音》系列作品,則是呈現不同法相、姿態各異的觀世音菩薩,近來作品多以流利線條、簡約形象的造形詮釋現代觀音,在在回歸至對於自我的修行與人生的體悟。
林忠石多次將人生中的危機化為轉機,一路上以創作作為他的後盾,看待生命也變得更加超然。如同他所說的,「創作過程就像是寫日記一樣」,從早期孤獨的人像,接著是關注自然環境而生的《蓋婭系列》,及至圍繞著這片他所生活的土地所創作的如《臺灣牛》、《快樂鳥》等作品。藝術創作的美好便在於藝術家能夠透過作品的形式與公眾分享他不同階段的內心,也讓他回顧時能夠自我觀省,並開放予觀者進行無限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