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家名錄
柳順天
臺灣 /
先生
柳順天
Liu, Shun-Tien
1951-01-01
- 個人經歷
-
2017 台北當代藝術館「島嶼隱身Hiding in the Island」雕塑聯展
2016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磊,當代石藝創作新貌展」
2015 花蓮石雕博物館柳順天石雕個展「無、有、形」
2008 台灣生命力雕塑大展
2008 日本宮崎國際現代雕刻空港大展
2008 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國際現代雕刻大展
典藏
2013 花蓮文化局藝術品典藏計畫《莫明》
2009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雕塑印象石雕主題展」典藏《限界》
2006 國美館典藏《一顆自覺的種子》
2005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石雕主題展」典藏《有機與無機》
公共藝術
2015花蓮台電新建大樓公共藝術《洄瀾曙光》
2014 東華大學湖畔藝術中心公共藝術《靜心與騷動》
2005 交通部花蓮機場公共藝術設置《福爾摩沙主題的覺醒》
- 創作歷程
-
柳順天1951年出生於屏東縣。1975年移居花蓮,初抵花蓮,當時大理石雕刻工藝非常蓬勃,平面浮雕機會也很多,線雕大理石片或浮雕都以外銷日本為主,為謀求生活,這段在大理石工藝加工的時間,大約經歷5年,鍛鍊基礎雕刻技能與生產大理石工藝。曾經有二次受聘到日本從事佛像雕刻的經驗。第一次1988年赴日本名古屋歧阜山;另一次約在1990年間,應邀到北海道芦別市對製作石造佛像有更深入體會。 他認為中國禪宗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真正能為自我而尋求最單純,而又實際的智慧,作品主要以堅韌的不繡鋼索結合石材質地,構成內在壓縮的張力,是對生命呈現一種「覺醒」的力量,不受外界現象所侷限,不被原有經驗所束縛。近期的作品運用英文T或C創作簡潔石雕作品,表現天道與人道相融合的天人合一理念,以堅韌的不鏽鋼索結合花崗石,藉由兩種恆久不變的媒材特質,對生命的過程中呈現一種「自我覺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