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家名錄
黃河
- 個人經歷
-
2009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
2007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
2007 中東巴林國際石雕藝術季
2006 高雄義守大學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
2003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
- 創作歷程
-
黃河出身於從事寶石加工的家庭環境,自幼嘗試寶石設計便展現各種創意靈感。年輕時開始接觸石雕藝術,師承林聰惠。除了學習石雕創作外,也接觸到泥塑,創作路上不斷吸收各面向的養份,為自己開拓出廣闊的藝術大道。孩子出生後,是他人生另一階段,他積極參與公共藝術,累積了豐富的得獎經歷。2007 年曾任花蓮縣石彫協會理事長,目前擔任「漢河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專業藝術家及策展人。
2003 年,黃河首次獲選「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現場創作藝術家,2007 年再次入選。同年亦入選了第40 屆「奧地利
石雕創作營」,這個創作營歷史悠久,從1967 年舉辦至今,為世界第一個國際石雕創作營,地點鄰近當地礦區,藝術家所使用的石材為當地現採,能近距離感受石頭從岩壁切割下來的感動,透過創作者之手再賦予它新生,主辦單位會在兩年後協助出售作品,收入的70% 給藝術家,30% 則作為下一屆創作營的基金。
如此具有規劃、展望的活動,帶給黃河極大的啟發,也影響他日後對於公共藝術的見解,以及對於石雕創作營的想像。因此當2009 年花蓮再次舉辦國際石雕創作營時,黃河投入參與執行工作,打造出一個讓藝術家能放鬆和安全無虞的創作環境,並設計出好的參觀現場,使得作品、觀者與環境三者之間產生協調的連結。
「對一名創作者而言,學習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不能敞開心胸吸收新知、破除既有觀念,就只是延承舊有知識的工匠罷了。石雕,不僅是我的興趣,更是志業。」黃河的創作靈感往往取自大自然中的美好片段,如植物蕨類彎曲的嫩葉,或是雲朵、浪花。受到極限主義影響,他喜歡將具象的特徵簡化後,作為元素重複運用在造型表現上。
2003 年入選「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的作品《風向》,靈感取自飛機啟航時跑道上的風向座標,即機場中常見的筒狀帆布。黃河將其簡化為四個筒狀單位,層疊而上,在不規則中指出同一走向。觀賞作品時,視點也因此必須跟隨著「風」的方向轉動,產生了作品與觀者之間的互動。而造型上則是呈現了人造物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引申出藝術家最感興趣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如何透過環境而自我觀照、提升之反思。
《互動》為2007 年「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的入選作品,造型同樣取材於大自然,以白大理石為基材呈現捲曲葉子的造型,融合太極線條延展為雙弧線,像是兩條並行的曲線,同時又能相互融合,軌跡呈向上提升之姿,上端雖是切面,卻不是運行的終點,更像是某段運動的逐格片段。如同作者所寫,「兩種抽象的形體各自在流水般的軌道上運行前進,舞動大地的優雅身段偶然在空中飛舞交會、相牽相引,產生⋯⋯新的契機。」如此的運行又可解釋為大地中的陰陽,在流動中互相牽引,向上的態勢所隱含的則是黃河對於自我提升的企盼。
除了石雕創作營的入選肯定,黃河也持續在公共藝術領域中獲得各式獎項,在眾多地點留下經典之作。如2008 年設置於苗栗縣竹南鎮照南國民小學的《展望》,以葉子舒展開的動態為原型,造型像是放大的葉片,又像是一棵大樹。頂端的突起象徵新芽望向陽光,隱含著對於校園裡的孩子的期盼。
2009 年的《洄瀾之門》則設置於花蓮航空站,呼應此地作為人們進出的入口。作品形象如同流體拱門,帶有歡迎進入之意,同時也極具地域特徵,整體造型似洋流,也像是連綿的山脈,引領觀者從中展望出不同視野。黃河的作品始終蘊含著創作者普世的價值觀,以及他對於所處社會的想法,也包含個人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隨著社會經歷愈加豐富,看法也愈加成熟,但無論是哪一階段的創作作品,正向態度總是存在其中。
「石雕藝術相較於其他藝術表現,有著更高的創作限制,包括體力、經濟能力、創作環境等,而其藝術成就更是必須能禁得起萬年歷練,永垂不朽。這也是石雕藝術讓一些創作者寧可犧牲物質生活也要自我實現的夢想。」黃河回顧一路走來的藝術之路,包含著不為外人道的辛酸甘苦。然而石雕藝術對於他來說卻一直是一條無盡的追尋道路,也是讓他深深引以為傲的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