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家名錄
楊正端
臺灣 /
先生
楊正端
Yang, Cheng-Tuan
- 個人經歷
-
2012 台灣花蓮縣101年石雕家接力展《舊夢如風》
1995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戶外公開賽—傑出創作獎
1991 台灣花蓮縣美展雕塑洄瀾獎
- 創作歷程
-
「小時候著迷電視上最有名的布袋戲,我曾用竹子、泥土去捏、刻各種人偶,擺在我家外面圍牆上,從小我就喜歡做這個東西。」從國小開始,在美術、書法上展現藝術天份的楊正端談起創作,他說:「從小自然而然就是喜歡美術。」
成長於彰化溪湖小鎮,國小第一次到鹿港參加美術比賽,驚訝鹿港整條街上有很多木雕店家,木刻師傅們刻神像、雕花、神龕的身影讓他非常著迷,上了國中又幾次到鹿港,內心認定自己應該會在國中畢業後,來鹿港學雕刻。
因為「喜歡」,這樣的初衷與念頭直到當兵退伍前仍然很強烈,在退伍前夕想到從小的雕刻夢想,於是計畫退伍後分別到三義學木雕、到台中學泥塑、鑄銅,以及到花蓮學石雕。退伍後先到了花蓮,拜訪了廖清雲老師,再由廖老師介紹至許禮憲老師工作室學習。後來許老師告訴他,當時看到他,想著:「這個人29 歲才要來學石雕,大概待不了三天。」沒想到,在許老師工作室,前後長達四年之久,也就此於花蓮落地生根。
回憶起過往,楊正端說來到許禮憲老師工作室學習了鑄銅、焊接、雕刻、泥塑,除了木雕,幾乎都學到了。1992 年起楊正端開始自己租工作室、接工作,早期創作主題從人物著手,把以前素描畫作改變成雕刻。觀看楊正端的石雕作品,能確實清楚感受到作品的線條,宛如一幅素描。
「我的創作一開始是以人物為題材,很多人認為是受了許老師的影響,其實這是兩回事,我從小就很喜歡畫人物。」在讀師大美術系時,曾有學長表示楊正端的素描線條太流利,缺乏韻味,這讓楊正端練習改換左手畫畫,也意識到自己在素描創作的專長。後來在石雕立體創作上,特別喜歡以浮雕、線條方式呈現人物姿態,如作品《我心深處》、《豐腴》等,均以浮雕方式表現手的美感跟細緻,以線條勾勒臉部情神。
作品中,楊正端最喜歡「風」系列,例如《舊夢如風》這件作品以人體為表現,一側較為完整,另一側透過頭髮動感表現「風」的存在,身體比例也較為縮小,以人體左右兩側的差異,表現對於風的思考──回歸到生命的觀照與體悟,他認為所有的夢想最後都將隨風而逝,生命亦然。
如同他在1995 年《楊正端雕塑作品集》中收錄的隨筆《風》中所述:「思念總在日出日落的時刻,除了歸帆的日子,我並不關心漲潮還是落潮,風──自有它的去向」。他說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彰化王功的風,小時候冬天騎腳踏車到王功畫素描,每每為了看夕陽,直到夕陽下山才甘願回家。很喜歡海風吹起木麻黃咻咻咻的感覺,《海風》這件作品中的頭髮就像是風吹起木麻黃,為此他甚至曾經購買美髮書籍,研究如何刻出不同的髮型變化,作品《等待》就呈現了編織頭髮的造型之美。
1995 年參與花蓮國際石雕戶外公開賽,觀摩國外石雕創作家將一顆原石鑿開、崩裂,崩裂後再將不同大小石塊進行組合的創作過程。楊正端表示:「在花蓮,石材往往先由工廠裁切,後再由石雕家雕刻完工,第一次看到這種創作手法。」這讓楊正端對於石雕創作形式產生不同思考,楊正端說:「在高中時畫過很多鹿港的舊房子,那時候很多紅磚房已是斷垣殘壁,但這些房子也曾經很雄偉,但只要是房子終有一天會毀壞,人也是一樣。」因此在國際石雕戶外公開賽之後,他開始嘗試以崩裂方式創作系列作品,以崩裂的形式組合作品。
創作多年,在一次個展中,有學生提問:「老師可不可以講講你的創作風格?」一時之間回想自己過去幾次個展所取的名稱像是「舊夢如風」、「戀戀舊情」等,臨時回答學生:「如夢般的懷舊之風吧!」
楊正端說現在回想起來,幾十年每一次個展的主題好像都不離「懷舊」這個範疇。多年深入石雕藝術,對於自己的創作更為清楚,偶而習字寫書法,直說:「自己喜歡就好,不管有沒有價值,人就是這個樣子。」在工作室一角掛著寫著《法華經》句子的書法:「功不唐捐」,這是從前所就讀國中的校長常勉勵學生的座右銘,意思是所有的付出辛勞不會白白浪費,或許這也是楊正端移居至花蓮、專職石雕藝術創作一路走來甘之如飴的心路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