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家名錄
    
            
                
                詹士泰
                
    
             
        
            臺灣 / 
先生
            詹士泰
                Chan, Shih-Tai
                            1971-01-01
            
         
     
    
        
            - 個人經歷
- 
                個展
 2019 想像的遮蔽陣列 伊通公園art house
 2018 後來 方剛 離我而去 絕對空間 台南
 2016 佇立在邊際線   33號藝術櫥窗  台北
 2015 方圓   泰郁美學堂  新竹
 2013 我不是車床 / I Am Not a Lathe   mt.black  台北
 
 展覽
 2016 [日日湯瑪森] 創作聯展  双方藝廊  台北
 2015 [自然之島 OUR ISLAND] 創作聯展  未藝術  高雄
 2015  [搭空橋] 台南-洛杉磯 對飛計畫創作聯展  蕭壠文化園區  台南
 2015  [大景 : 當代藝術聯展]  絕對空間  台南
 2014 [鄉野移動考]聯展  東門美術館  台北藝術博覽會  台北
 2008 Volterra 第5屆Alabastro國際雕刻創作營聯展  義大利
 2005 [斧鑿形意] 當代雕塑藝術展  暨南大學  南投
 2004 [還原模式VI輕重權衡] 雕塑磁場- 當代藝術空間  台北
 2004 [風中之姿] 雕塑聯展  靜宜大學  台中
 2001 [隻手遮天] 創作聯展  文賢油漆行  台南
 2000 [2266] 創作聯展  台南藝術學院  台南
 2000 [任意門] 創作聯展  郭木生文教藝術基金會  台北
 1999 [大崎之歌] 創作聯展  台南藝術學院  台南
 
 雕刻創作營與獎項
 2014 Caldas da Rainha 第15屆Simppetra國際雕刻創作營  葡萄牙
 2014  [藝術向東]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創作營  花蓮
 2008 Volterra 第5屆Alabastro國際雕刻創作營  義大利
 2007 [夢想之上] 國際雕刻創作營  台南
 2006 [L'ACQUA] Castelraimondo 國際雕刻創作營  義大利
 2005 [點石成金] 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創作營  花蓮
 2001 [Sedile Scultura] Rapolano Terme國際青年雕刻創作營  義大利
 1999 [Fiore di Pietra] Rapolano Terme國際青年雕刻創作營  義大利
- 創作歷程
- 
                1971年出生於台灣。詹士泰的石雕造型簡約,除了理性的現代主義建築線條與幾何形狀,仔細觀察,作品紋理內也飽滿藝術家手工雕刻的溫暖。
 本次展出作品系列皆以《無題》命名,一方面標示著藝術家對於石材創作無意展現或意旨任何附加意義,一方面也因此賦予石材更廣闊的面向。因為對於材料的真心喜愛與尊重,使藝術家能夠在專注於石材原本的狀態下,進一步在材質與自我之間取得平和的共識,而作品的雛形也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
 
 出生於台北市。藝術創作的根芽很早就在心裡茁壯。在1999年及2001年兩度入選在義大利PAPOLANO  TERME市舉辦的國際青年雕刻創作營,在義大利的一個月,不但打開視野也體驗到藝術對於生命的價值。
 擅長造型藝術創作,熟悉當代藝術創作的形式與材料,非常清楚如果選擇藝術作為人生的路,一但碰撞現實,藝術將會顯得軟弱無力。因此維持簡單的基本生活,讓自己簡單再簡單,知足自在的把藝術當成生活的記錄,藉生活淬煉藝術,也將生存中嚴肅的悲與喜昇華,在當下平凡的認真尋求深刻體驗。
 當然,這一路走來也有挫折與動搖,幸好遇上知心的伴侶,她不斷的給予堅定支持與鼓勵,讓作者毫無後顧之憂,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運的人!
 「樹的禮物」這件作品,因喜歡植物和陽光,選擇這個主題,希望能建立一個景觀,在同一地點,讓人們欣賞雕刻能和陽光、海洋的聲音融為自然藝術。創作一棵樹與樹下的椅子,被視為花蓮自然的一部分。希望,更多的人們能接近它,並且呼吸到生命中的愉悅。
 
 樹的象徵性作為意象傳達,表達內心對生命的嚮往與感激。作品樣貌就像建築物,當然有建築物符號形式的挪用,當民眾面對作品中的樑柱、牆面或門楣時,若能移情的投射於其中精神,安心的讓想像倚靠著它們,感受它們的堅實,這種種就是作者透過作品傳達一個重要思考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