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鄭詠鐸

鄭詠鐸
臺灣 / 先生

鄭詠鐸

Cheng, Yung-To

1961-01-01
個人經歷
2014 PULIMA 藝術獎-入選獎
2009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主題徵件典藏作品─淬鍊
2007 台灣花蓮市候車亭創意王公共藝術設置競賽─揮手創作者
2007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石雕徵件入選典藏作品-契與合
2006 九十五年教育部體育有功人員獎盃創作競賽第一名
2004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展最佳人氣獎第一、二名
2001 第九屆台灣工藝競賽【工藝之夢特獎】
2000 台灣花蓮洄瀾美展雕塑類【洄瀾獎】
創作歷程
生長於花蓮的鄭詠鐸,就讀玉里高中石工科之際,接觸到石雕藝術,當時花蓮石藝產業興盛,畢業後憑著技能專長,進入工藝企業社擔任學徒,實習工藝品的製作技術。當時,花蓮並無藝術學院體制的石雕教學,鄭詠鐸從師徒制的工藝社學習中扎穩他的雕刻基礎,從事工藝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承接過大大小小的案子,如:小型石獅、人像、花鳥到大型石雕裝飾的環境工程。這段時間使他熟悉各種題材的代工,尤其擅長雕刻動物風格的工藝品,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鄭詠鐸逐步在業界中打響名號。

鄭詠鐸說起最初雕刻的題材,主要多迎合市場的需求,某次藝品店的老闆希望他雕刻關於魚的作品,他突發奇想,從原本制式的「魚躍龍門」、「連年有餘」等傳統題材,創作出一系列「熱帶魚」造型的工藝品,甫推出便轟動整條藝品街,廣受好評,其他藝品店也爭相模仿熱帶魚意象製作工藝品,這次的經驗使得鄭詠鐸發覺工藝品屬於快速消費與均質複製的產業,也意識到自己不能只成為一個代工者,必須開啟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

從事將近二十年工藝產業的這段時間,鄭詠鐸開始意識到自己一直在滿足別人,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於是他開始計畫轉型創作,1998 年石雕工藝大環境景氣轉差,當時許多同事紛紛轉型求生存,也促使激勵他走向創作的決心。鄭詠鐸開始找尋各種比賽機會,首次參加洄瀾美展便獲雕塑類首獎,之後參與臺北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所舉辦的美展、臺灣工藝之夢競賽也陸續獲得好成績,這使他更加堅定要往創作的道路邁進。

鄭詠鐸坦言,一開始踏入創作,收入並不能完全支撐生活上的開銷,還是必須得靠接工藝的案子來維持生活。後來到中臺禪寺工作兩年,承接佛像工程,開始意識到無論刻佛像或石獅,都無法表現代表自己的文化,而自己的風格、創作動機與靈感與他人又有何不同呢?擁有阿美族血統的他,開始從原住民傳統歌舞、敬老等故事中,順理成章發現屬於自己的創作題材,將創作思考回歸生長背景與文化養成,嘗試透過石雕傳遞出阿美族文化的精神與美。

《勁系列》靈感來自原住民在豐年祭跳舞時的集體勁道;《韻系列》是取材自原住民女子跳舞時自然柔和的律動與美感,題材選擇方面也從自身生長經驗去取材,鄭詠鐸說:「原本是想做與馬有關的題材,因為人家稱讚我,馬做得很不錯,但後來想想馬跟我們原住民或臺灣也沒甚麼特別的關係,這本來就不是我生命經驗的一部分。」鄭詠鐸除了在題材選擇上注重聯結生活在地元素,也特別選擇花蓮在地的大理石,深化聯繫作品與本土之間的關懷情感。

鄭詠鐸的作品風格並不拘泥於寫實的形式,「做作品對我來說就像是寫日記一樣,看到甚麼就做甚麼,很自由地去轉化成為作品」。動物雕刻是他另一個發展的方向,鄭詠鐸最近的作品《山豬系列》靈感來自幼時與部落長輩一同打獵的經驗,相較於一般人對於豬的的意象大多取其為福氣、飽滿之意,「勇氣」則是山豬在阿美族文化中的表徵,而狩獵對於原住民來說,更是突顯個人能力、部落群體關係與奠定社會地位的活動,狩獵山豬對於原住民而言像是一個崇高的目標、至高無上的榮耀。

「『石雕生活化、生活石雕化』一直是我的信念,我希望石雕藝術能進入到人們生活環境的每一個角落,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得到大家的共鳴。」鄭詠鐸大約十年前從光復鄉搬來靠近花蓮港的大本(Tuwapun)部落成立個人工作室,創作之餘,開始整理附近原本雜草叢生的環境,更致力於原民文化的保存,企圖將雕塑之美推廣於生活環境裡,從作品出發到生活實踐,他不僅專注於作品的琢磨,更試圖將這種精神提升至心靈層面上的滿足。

創作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