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家名錄
魏永賢
臺灣 /
先生
魏永賢
Wei, Yung Hsien
1964-01-01
- 個人經歷
-
2020 台灣花蓮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入選
2017 台灣花蓮石雕博物館--魔塑方塊石雕聯展/義大利雙城論壇交流訪問團
2016 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當代石藝創作新貌展
2011 中國北京清華大學百年校慶雕塑典藏--春風化雨
2010 台灣雕塑協會雕塑聯展--藍海建設百納川典藏--觀水映月
2009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石雕徵件中型作品典藏--《交流》
2009 台灣台北國父紀念館--形飛色舞雕塑展
2008 台灣豐興鋼鐵入口意象--同心協力,突出《煉鐵成剛》
2007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踏石築夢石雕徵件大型作品典藏
2006 國立暨南大學--斧鑿形意當代雕塑展
2005 鐵戰山雕塑公園典藏--滿足
2004 雲水草堂石雕個展
1997 國父紀念館石雕聯展--台中首都藝術中心聯展
1995 台灣花蓮國際石雕公開賽「傑出創作獎」
1993 台灣太魯閣風情展「洄瀾獎」
1993 台灣第56屆台陽美展「優選」
- 創作歷程
-
魏永賢自小就對藝術有著濃厚興趣,就讀小學時,他在上學的路上總是被正在繪畫電影看板的師傅所吸引,停下腳步欣賞繪畫過程,流連忘返。國中時期,美術老師將他的圖畫送去參加全國美展比賽,得到了第三名,這對魏永賢來說是巨大的鼓舞,也種下他喜愛藝術的緣份。
1980年原本從事平面設計工作的魏永賢,辭去工作從臺北回到家鄉花蓮,因緣際會接觸了石雕,因為喜好石頭特有的質感與觸感,開始投入石雕藝術的領域,早期先在卓文章、林慶忠、向光華等人創立的水源地工作室學習觀摩,其後擔任莊丁坤的助手將近半年時間,增進了扎實的雕刻技巧,一年後,魏永賢便獨立成立工作室,以自己的作品送件,開始陸續參加台陽美展、全國美展、洄瀾美展等全國性美術比賽,獲得好成績肯定,更加站穩自己的石雕創作之路。起初,為了維持生計考慮市場偏好,創作主題大多是以「動物」為主,之後開始接觸佛像等宗教題材,參與了慈濟靜思堂外的扶手雕刻工作,這類工程建案經濟收入不錯,再加上太太工作的收入及支持,使得魏永賢無後顧之憂。
魏永賢年輕時便與佛教結緣,「佛像」自然而然成為他創作的題材主軸,一開始他從仿古佛像開始,將雕刻過程想像成是向佛禪修,久而久之,藝術家的主體性與佛的神聖性便逐步達到一種安穩和諧的平衡狀態,使得魏永賢開始思考突破:既然佛像的精神性來自於面容的細緻刻畫,也是佛像靈魂的所在,如果不去刻意描繪面容,又該如何表現佛像圓融、莊嚴、慈悲的精神性?在一次前往中國參觀巨型石窟的旅遊經驗中,魏永賢找到答案,他認為最能讓人感動的反而不是那些具象且完整的佛像,而是那些因為風化崩落只剩下簡單線條的殘像,魏永賢深入探討「時間性」的問題,並開始思考如何跳脫過往框架去表現當代佛像的精神性。
除了擅長創作佛像,魏永賢也有其他抽象造型系列的作品,例如《戀戀初陽》、《戀》等作品,利用抽象柔和的造型線條,結合堅硬的石材語彙,呈現軟硬與陰陽,隱喻人跟人之間的互補關係。
而在佛像表現上,他不刻意雕刻臉部面容的細節,甚至是磨平情緒與表情,只專注於流動且極簡的人物姿態,有別過去傳統佛像講究對稱、嚴謹的樣貌,魏永賢反而展現其流暢的肢體律動,像是《高僧》優雅行走的造型,使觀者沉浸在輕盈、平緩而安詳的步調之中,作品取名「高僧」也有諧音「高深」的意涵,形式與內容之間巧妙地透出深不可測的神性;另外《大士》與《自在》亦是以極簡語彙表現觀音,沒有任何具象細節,突出平滑且潔淨的大理石紋理,體現藝術家心境的純淨與平和。
魏永賢特別分享了一個經驗,他曾在夢境之中遇到了觀音,但是怎麼樣也看不清其神情與模樣,但卻又能明顯篤定地感受到觀音的慈悲與莊嚴,模糊不清的意象更加強了觀音的佛性,這經驗影響了魏永賢的觀音創作風格。《中道實相》這件作品,他則嘗試將人體的肌肉線條結合佛像創作,將「佛」與「人」作連結,「覺悟的人是佛,沒有覺悟的佛是人。」
藝術家透過作品隱喻了「佛」終究是由「人」來成道,更解釋了禪修過程之中,佛性始終來自於人心。魏永賢擷取西方抽象造型美學元素,結合東方寫意表現的意境,試圖讓佛像從供桌上走入生活,進而成為一種普世的意象。他認為,創作佛像不單純只是為宗教服務,更重要的是為了表達心中的佛法內涵,如何恰如其分的展現作品意境,更表露藝術家內在心境上的課題。在佛像創作中,他不直接再現佛性,而是創造自己的內心佛像,更企圖透過這樣的作品喚醒觀者對於佛性的體悟與想像,建立一種來自彼岸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