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微域microdomains〉當代藝術展

類別:展覽活動

時間:2023-01-14 (週六)2023-02-12 (週日)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 一樓大廳及一樓第一企劃室

地址:970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認為的時間是點的集合 ,倘若建構於這樣的概念之上,人類該如何看待每個時間節點的大小寬扁肥瘦,當「此時瞬間」蘊含了漫長與深厚的意義時,時間的線性是否成為了一種延伸至未來的虛擬軌跡呢?自古人類將時間量化,將其敘述為一種長度,並且將時間作為衡量具體事件意義依據之一,不論時間所帶來多少面向的感受,其皆是一種不具象的類比。然而人類是否因為「定義」的存在框限了對於時間的認知,抑或是人類先天的身體感知限制,不得不制定了時間的尺度以歸納生活歷程呢?不論時間據有線性或節點之特性,它無疑的提供了時空多種被閱讀釋義的面向。





伴隨著時空的討論,我們對於空間的定義又有多少思考面向?空間是一種理性的地理定義,也是可以是一種狀態氛圍的場域,作為時間與敘事之間重要的介質,空間具有維度的軸向也同時可以是物體發生一定程度所產生之意義事件所擴及的範圍。空間經過被定義對我們而言就會產生地理上的認知,而具有局限性定義的空間也會因為事件歷時認知產生前後的因果性,因此人類藉由推演一定範圍的空間變化來理解事件與時間全貌。然而人類是否能夠了解所有維度的軸向?換言之,不論人類或螻蟻皆只存在於四維空間,並無法感知他維的狀態;人類透過感知定義空間並且建立坐標系,使得單體的位移運動構成空間的概念,即便期許透過幾何運算研究演繹推算萬物的運動,人類還是無法有效的避開主觀性感知。





         1980年代後隨著科技發展與日俱增,「過度餵養的意義」(overfed meanings)與「生病的符號」(diseased signs)被現代資訊洪流捨棄淘汰,如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 認為的,一個已被命名的意義即是一個死的意義。 起初人類透過語言表達敘事,對於認知的事物進行定義,不變的是將多數事件的特徵信息現象模式視為一種定律,相信萬物的遞歸性,使得定義的同時連帶產生框架;因此當普遍性的定義也令人反思真實性時,只能轉而透過個體所見之「微」的符徵試圖探析一種理念、心智或是龐大訊息所建構之符旨。本展保有對於宏大敘事以及其普遍性之懷疑,認為如果說時空的全貌是一種真理、一個概念,人類將無法透過有限維度下所定義的任何依據推演出其全貌,因此盼能藉由跳脫時空定義去尋找一種「微域」並將花蓮作為一個面海單點,藉由展出作品呈現對於時空敘事的再詮釋,使觀者重新思考當下時空節點被閱讀的可能性。





               本展從黑川雅之(くろかわ まさゆき)  提倡的美學意識中「微」 進行延伸,引用「微」企圖打破各項線性思維與模式,探討個體經驗對於「全」之塑形及想像;將「微」 視作一種全貌的單體甚至是符號,並強調以微小坐看全體。「微」體現在時間、空間、敘事等不同的面向之中,作為時間的單體它凝結了時間,同時「微」也是從時空抽取的單體,它不止跳脫空間上的運動的位置、形狀和方向等抽象概念,將時間去線性、去持續及去排序,更是趨近於當下的敘事性,「微」指向生命經驗中任何碎片並賦予其純粹的意義。





          「微域microdomains」展指向生命經驗中任何個體精神與集體意識之虛擬關聯,由藝術家李映蓉策展,並邀請多位當代藝術家包括盧卡.博納柯爾西、陳永賢、王耀俊、林彥伶、吳偉谷、方志軒、柯驎晏、陳肇珮、郭悅暘、彭廷軒、蔡宛歆、潘佑華、潘勁等共同展出,試圖透過錄像、裝置、攝影、平面繪畫、複合媒材、新媒體藝術等創作,重新探討事物的本質,不再以旁觀者的方式從外部梳理歸納,而是作為世界中的單體從內部演繹找尋「全」,將瞬間與永恆連結,呈現「微」之符旨的最大化,透過不同層面的「微」來觀看當代敘事的一種現況,探究宇宙是否存在真理同時更是反思「宇宙」與「微域」的關聯。





                倘若真理不在宇宙,那是否有一種可能,你我萬物都是一「微域」,那浩瀚中的感性意識,而意識所擴及的範圍正是「最宏大的微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