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參觀
金玉良研計畫成果延續於米蘭設計週綻放光芒【新聞稿】
時間:2025-04-09 (週三) 至 2025-04-09 (週三)
金玉良研計畫成果延續於米蘭設計週綻放光芒
今年米蘭設計週(Milan Design Week 2025)4月7日至13日刻於義大利米蘭舉行,展示最新設計潮流、創新產品及沉浸式裝置。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黃致傑為仿生科技藝術、空間與裝置設計領域專業創作者,作品《Robotic Biomimicry Object》於其中Isola Design Festival發表,結合運算幾何與機器人數位製造,以維多莉亞亞馬遜王蓮(Victoria amazonica)葉脈為靈感,詮釋減材製造的工藝性可能表現,該設計概念與研磨技法來自花蓮縣文化局2024金玉良研培訓計畫成果。
Isola Design Festival展區位於Isola Design District,位於米蘭最熱鬧的街區之一-伊索拉(Isola),主辦單位為總部位於米蘭的Blank創意機構,提供新興的國際設計師、創作者展示交流平台,關注工藝、研究與創新。2025年主題為「Design is Human:Isola Design Festival 2025 reshapes the role of humanity driven design」,著眼於設計的人性化。黃致傑的創作以數位語言、精準化流程,保留手工製作品質與臺灣工藝精神,獲得該展會之青睞。
黃致傑於去(113)年度參加花蓮縣文化局「金玉良研-2024花蓮寶玉石首飾創作設計及切磨人才培訓補助計畫」,以其仿生科技藝術專業嘗試結合玉石領域,以數位生成紋理、模擬玉石研磨技法,最終以機械臂數位製造,透過不斷研究與實驗過程,最終以當代首飾創作《葉脈/Victoria Floating Leaf》完成培訓計畫。
黃致傑本次米蘭設計展,以高密度保麗龍減材製造作為初步嘗試,透過將數位生成的仿生紋理以數位製造,轉化《葉脈/Victoria Floating Leaf》作品為燈飾物件,展現葉脈造型與光影漫射的視覺效果。期待未來持續結合玉石、木材、玻璃等臺灣在地工藝特色媒材,讓材質作為有形與無形技藝的媒介,與數位方法結合帶來新工藝與詩意的探索,發展具有國際市場潛力的臺灣文創品。
黃致傑表示,非常感謝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跨域研創計畫」與花蓮縣文化局「金玉良研計畫」的支持,與文化部國際文化交流補助,讓研究順利執行,並順利出國參展發表。該作品研磨技法的概念係與金玉良研指導老師謝旻玲、吳沛璇討論發展而得,感謝培訓指導,並感謝廖錦龍及吳義盛兩位老師協助玉石研磨的試片取得與工具分享,讓各種實驗得以進行。
花蓮縣文化局吳勁毅局長表示,恭喜致傑參展米蘭設計週發表創作,以其精彩的仿生科技藝術讓國際看見臺灣的設計力,善用金玉良研設計成果持續精進創作及材料突破研究,文化局也感到與有榮焉。歡迎各地創作者將花蓮當成靈感的故鄉,文化局往後也將持續透過各類實驗性計畫,支持創作者發揮創意,深掘花蓮藝術內涵的無限可能。
製作過程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