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家名錄
林聰惠
臺灣 / 先生
林聰惠
Lin, Tsung-Hui
1937-01-01 ~ 2002- 個人經歷
-
1937 3月7日生於台北縣瑞芳鎮金瓜石,成長於花蓮。
1968 任教於花崗國中,開始接觸石雕藝術。
1972 全省教師美展雕塑組第一名。
1973 辭去教職,專業石雕創作。
1976 受省主席謝東閔之託,雕刻地藏王菩薩像、福德正神像。
1977 全國蔣公勳業雕塑特展,獲石雕大獎,於國立臺灣藝術館。
1978 屏東慈恩寺釋傳孝法師之託,雕刻觀世音菩薩像。
1979 獲中國文藝協會第二十屆文藝獎章(美術雕刻獎)。
中華民國全國美展免審資格。
獲總統蔣經國先生和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召見。
日本鎌倉市建長寺委託雕刻觀世音菩薩像二尊,坐落於建長寺大殿入口前及日本靜岡縣伊豆半島。
1980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委託雕刻至聖先師孔子像。
日本美術與佛教界邀請,赴日雕刻觀世音菩薩像。
1981 台灣省政府及手工藝研究所合辦全國石雕徵選,入選三次,並
取得大型石雕製作權(至1984)。
1982 台中沙鹿善德寺如立法師委託雕刻釋迦牟尼佛像。
花蓮縣政府委託雕刻國父像,立於花蓮新站前廣場。
1984 國內藝術家聯展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並獲典藏。
1985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委託雕刻「太魯閣峽谷」,置於你來廣場。
1987 獲花蓮師專傑出校友。
1988 花蓮市公所委託雕刻「母與子」,座落美崙山步道公園。
1989 臺灣鐵路管理局花蓮新站委託雕刻「人之旅」於新站廣場。
太魯閣國家公園委託雕刻「泰雅族樁米像」置於布洛灣;「地球誕生」置於管理處。
台灣省國民小學教師研習會雕刻講師。
1990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典藏石雕創作「流不盡的親情」。
台北三峽普賢寺宗道法師委託雕刻佛像、菩薩六尊。
1992 榮任花蓮縣石雕協會第一屆會長。
第一屆台中牛耳雕塑創作獎評審。
辦理花蓮石雕協會聯展。
1994 獲花蓮縣第四屆美術家薪傳獎。
文建會全國文化中心博覽會,於中正紀念堂中正畫廊展出。
任中華民國雕塑學會監事。
交通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委託雕刻「和協」,座落於鯉魚潭遊憩區。
1996 日本八淨寺委託雕刻觀世音菩薩像。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託雕大佛五尊。
1997 任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評審委員。
參與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石雕名家邀請展。
1998 參加國父紀念館石雕聯展。
1999 「風與太陽」入選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戶外創作營,作品
坐落於七星潭風景區。
入選花蓮港務局地標創作「山海情」,座落於港務局入口。
2000 獲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邀請國際名家作品「陽光、風姿、海韻」,座落於花蓮遊客中心入口。
2002 完成法鼓山大殿五尊佛像之白玉佛大像,為最後遺作。
10月10日因肝癌病逝於花蓮,得年65歲。 - 創作歷程
-
林聰惠老師民國26年3月7日出生於盛產金礦的金瓜石,當時林爺爺是在採礦公司擔任監督工作。三年後舉家搬到花蓮定居。到花蓮林爺爺在花蓮從事工程工作時,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躲避飛機空襲,林老師經常在天未露曙光就和父母、姐弟五人頭頂鐵鍋、手拿鍋蓋,匆匆往山邊跑,躲在山洞裡,到夜幕低垂才悄然回家。
記憶中因為有幾次躲在壽豐鄉的「荖溪」,與十八戶人家同住。吃飯時小孩不能與大人同桌,只能坐在旁邊的小凳子。林奶奶覺得一家人寄人籬下好可憐,吃也吃不好,住也住的不舒服,倒不如回自己的窩,死也會死得比較快樂些。所以就回到花蓮市區,不再過著那顛沛流離到處奔跑的生活,幸而世界大戰也近尾聲。
林老師的幼年就在這種早晚緊張、害怕,整日徒步、逃難中度過,但也因此練就一身好體力。他個子雖然小,但耐力卻不差,跑步、跳高樣樣好,更遺傳自父母的藝術天分。
因為中、小學的成績都不錯,所以林爺爺希望他長大後從事醫生行業,也把醫院的名稱都想好了。林爺爺就在林聰惠與其父親林仁傑的名字中,各取一個字為將來醫院的名字,叫做「仁惠」醫院。後來因為生意失敗經濟不佳,曾經輟學一年在鐵工廠作打鐵匠,直到小學同學林水順老師的鼓勵,報考花蓮師範學校後,才有機會繼續升學並從事教育工作。
林聰惠老師民國45年畢業於花師,前後在明恥國小、中正國小教書。後來參加師範大學與體專合辦的體育教師研習活動,再參加中等教師檢定,經檢測及格後便到花崗國中任教。
在國中大都教授體育或美術課程,尤其是以體操和排球為主。上體操課時學生會要求老師示範,而林老師都能以正確的姿勢教授。但當時林老師思考體育與藝術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他覺得體能畢竟是有限的,而藝術卻是可以永恆的,加上當時花蓮的大理石工業蓬勃發展。他常利用課餘時間雕刻大理石花瓶,因為技術好,總是雕刻得唯妙唯肖,讓大家嘖嘖稱羨,甚至榮民大理石工廠也禮聘他在暑假中教授其工人雕刻技法。
林老師已無師自通的方法,參考畫冊、書刊或憑自己的想像來雕刻作品,以浮雕和平面雕刻為主。甚至後來還嘗試立體的雕刻,林老師白天認真教學,課餘時間從事藝術創造,非常辛苦。
民國61年,林老師第一件立體作品「苦」參加全省教師美展獲得第一名。也因為這次的獲獎決心要步入石雕這個領域,所以便在62年辭去教職。那時候孩子其實都還很小,工作又多,不過幸好有師母的全力支持,讓林老師能無慮的向著藝術之路邁進。
其實走石雕這條路是很辛苦的。因為在創作石雕作品前必須自己先去籌錢買材料,如石頭、吊車、刻具等,而平常也沒有固定的收入來維持家庭生活。有時候三、四個月都沒有收入,只好啃饅頭過日子。等到有人花錢收藏作品時才會有進帳,加上有一次嚴重的風災摧殘了辛苦搭建的工作室。在缺乏金錢修補的窘況下,只好暫時把三個孩子送到朋友家寄住,他和師母則露宿在工作室。
再苦的日子,林老師都能咬緊牙關忍耐度過,但是喪子之痛,卻讓他傷心欲絕而無法繼續創作。就讀清大物理系的大兒子,不幸在成人期染上小兒麻痺症而過世,林老師就在墓旁陪伴了一年,可是依然無法撫平傷心之痛。前副總統謝東閔先生還為此以「生命有限、藝術永恆」鼓勵他繼續創作,於是有了「親情」這件作品,這是林老師創作最久,也最難忘的作品。
林老師經過十多年的生活上的困苦及創作的磨練,終於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在民國68年接獲總統蔣經國先生和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召見,更肯定自己的藝術生涯。各界因為慕名而來徵求雕刻的作品很多,像花蓮火車站前站的「人之旅」、廣場的「國父像」、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地球誕生」、天祥布洛灣的「樁米像」、美崙山步道公園的「母與子」、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花蓮遊客中心的「陽光、風姿、海韻」及花蓮港務局的「山海情」等都是。
真正從事石雕創作在林老師之前的很少,林老師應該是早期石雕創作者,所以花蓮石雕家皆稱他為「開山祖師」。在創作歷程中林老師受楊英風先生的指導甚多。楊先生大林老師12歲,比林老師早幾年走入石雕藝術界。
1990年老師將工作室遷至花蓮縣新城鄉,設立了「園碩石翰」石雕園區。而林老師的雕刻風格也由早期的寫實具象進入抽象寫意的境界,喜歡用單純的造型或石材的自然質感來表現主題,運用材質本身的語言再賦予石頭生命的內涵。他喜愛的是如何表達作品的意念,如「琴心」這件作品,他只把演奏者的神韻與動作充分表達出來,其餘的部位都沒有刻得太細膩。只讓欣賞者看到重點,其他地方淡化、模糊就可,這樣的作品讓人會比較注意它內在的意象,也會讓人深刻些。
在創作過程中多少都會遇到瓶頸,尤其想改變,想要追求更完美的東西,可是當作品不能達到理想時其實是很痛苦的。所以當老師無法讓作品突破時,他就會讓自己休息一下,像是出國旅遊、海邊或山林間散散步、到海邊釣魚、打球等都是老師常做的休閒活動,甚至唱唱歌緩和情緒,讓自己的心情沉澱後再繼續工作。
而林老師的一女一兒都遺傳了父親的藝術資質,女兒自日本京都教育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即回國協助父親的藝術工作,堪慰林老師的心願。
林老師曾說他從不後悔走入石雕藝術的領域中,他在這個境界中他可以抒發情感,展現才華,領悟人生,找到寄託。「生命有限,藝術永恆」,這正是老師一生所要傳達的意念。